隧道人员门禁系统
3.3.1设计原理
本方案采用人脸识别技术,通过采集施工人员人脸信息数据,并录入系统后,施工人员进出隧道,进行远距离刷脸即可进出隧道,对未注册人脸信息的人员,在值班室进行登记后可通过值班管理人员协助临时刷卡进出,系统对所有进入隧道施工人员进行实名管理,施工人员通过人脸识别或人员识别卡自动感应验证后,人行通道开门,施工人员方能进出通道,系统将自动记录人员姓名、工种、进入时间及人员数量。隧道综合管控平台软件通过统计后实时同步显示到LED显示屏上,实现对洞内人员进行实时统计。
通道按单通道设计。人员进出都是由一个通道实现,从而节约设备成本,人行门禁采用智能翼闸,隧道现场具体条件的,可在隧道现场搭建活动板房通道,将人行通道安装在板房通道内,不具备条件的隧道,可将人行通道设置在值班室外侧,人行通道加装雨棚。
3.3.2现场设计
每个隧道口安装两台单芯翼闸,形成一个人员能正常通过的通道。控制系统采用动态人脸识别系统,当已经授权人员正常经过时,不需要停留,翼闸的叶片就会自动缩回去。从而提高的工作效率;杜绝了之前刷卡拥挤的问题。如下图
定位基站将采集到进入该区域内的定位卡信号,通过无线网桥传输到后台管理系统中。
经过软件处理,得出各具体信息(如:姓名,距离洞口多远,具体时间),可把它动态显示(实时)在监控中心的电脑上或隧道外的LED大屏幕上,并作好备份。管理人员可随时了解隧道中人员的状态。管理者也可以根据电脑上的分布示意图查看某一区域,计算机即会把这一区域的人员情况统计并显示出来。管理者能实时的观察到隧道内工作人员的即时区域位臵,实现隧道内人员定位。一旦隧道内发生事故,可根据电脑中的人员定位分布信息马上查出事故地点的人员情况,以便帮助营救人员以准确快速的方式营救出被困人员。一旦隧道内发生突发情况,隧道内人员可通过所携带的定位仪(识别卡)发出警报。隧道内人员只要按定位仪上的报警按钮即可发出报警。在监控室的动态显示界面会立即弹出红色报警信号。
在当前公路隧道管理的实际工作中,由于公路管理布局零散,部门之间分工不同,现场处置、中心调度、决策指挥等工作任务相对独立,缺乏统一的纵向、横向间的指挥调度体系。工作模式仍较多依靠电话纸质文件传递信息和归档,对实际运营数据整理成本高,进行统计分析的难度大,不利于提升管理水平。
基于公路管理的软件系统支持业务能力相对单一,用于环境检测、故障报修、理赔等业务的软件相对独立,协作办公软件覆盖业务范围有限,并且业务数据没有统一标准体系,对标准化建设的全面性认识不足,信息互通扩展性能较差,系统之间缺乏集约化建设,导致交通数据综合能力不足。
相对于过去业务标准与管理规范建设重视度不高,纸质化工单数据冗余孤立,所有事件人工现场确认处理效率低等问题,本设计方案为客户提供了“管理、运维、监测、控制、指挥、调度”的多维度融合管理模式,以隧道综合管控为导向,提高设备控制、事件预警、流程管理、应急处置的综合能力,实现了围绕“感知、预警、决策、控制、分析”业务闭环的隧道综合监控平台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