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树种的心材不一定是红木,红木与否唯实验室论
鉴定树种依据花果叶,鉴定红木依据各材性指标。两者泾渭分明,也就是说是红木国标上选定的那29个树种出产的心材,如果达不到新《红木》国标的相对应的红木特征要求的话,依旧不能算红木。这一点本来是无可厚非,不再顺应木材自然规律的不可控性,将红木作为一个产品来要求,这无疑可以提升红木整体的质量,只有的木材才能称之为红木,而不再是文化上的约定俗成。这样的成本转嫁行业很难承受的住,厂家正儿八经买回来的红木料子,不去检验都不知道自己买的好不好够不够算得上红木,红木从是与不是到好与不好这样的观念转变不知道需要多久才能被接受。
第二个趋势是,红木行业无疑要向两极分化,要么就是红木产品,要么就是类红木产品,当然这也顺应国家产业升级产品质量升级的大趋势。
很难再加入新树种
更严格的木材特征要求,导致了更容易的非红木判定。我们知道在老红木国标中写明了木材只要符合标准的木类判定标准即是红木,像一些诸如染料紫檀等虽没有在红木国标的树种列表中出现,但却符合红木国标的木类要求的木材是可以被判定为红木。如今此类木材依旧可以被归类于某个红木木类,但依《红木制品用材规范》标准其树种名称与木材名称无法找到对应,那就是说树种不合格,那鉴定人员为什么要冒着是红木某木类但树种不合格自相矛盾的风险出具报告呢,直接一个非红木就解决。
总体趋势是红木范围的收紧,门槛在加高,想要引入新树种进红木已经很难。
《红木》国标自红木文化中来,如今背红木文化而去,是红木文化的固步自封拖了《红木》国标规范化的后腿,还是《红木》国标不切实际的自我要求辜负了红木文化后的坚持,终是红木文化离不开《红木》国标的支撑,还是《红木》国标缺不得红木文化的内涵只有留待实践中去验证了。行业以及相关标准规范化,产品工艺质量提升的趋势却是已经迫在眉睫。随着名贵木材资源的逐步匮乏,精工细作无疑是的出路,红木材料永远都不是红木本身,红木也从来不只是红色的木头,他是承载了人们对高品质生活孜孜不断追求的一种技艺,这或许也正好印证此次《红木》国标修订的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