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场上的水性环氧富锌底漆主要有三组份和双组分两大类。三组份富锌底漆需要现场将三组份混合,避免了在制漆和储存中锌粉与水的反应导致的胀罐问题,但现场施工工艺较复杂。双组份富锌底漆较三组份有施工简便的优点,但其制备却有如下难点:储存时胀罐、锌粉沉淀、制备高锌粉含量涂料时粘度过高,无法分散,施工困难。问通过大量实验,优选出性能稳定,和锌粉无反应的环氧固化剂,解决胀罐问题,筛选出合适的分散剂和防沉剂解决粘度和沉降问题,成功开发出具有高锌粉、优异的稳定性和盐雾性能的配方。双组分聚氨酯因其优异的外观、良好的耐化性在汽车与工业涂料中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水性涂料迅速发展,水性2KPU无论从外观还是施工性方面难以达到油性2KPU的表现,比如光泽和丰满度差,大面积施工容易出起泡等。我公司为解决以上问题,研发了可以和油性2KPU媲美的水性2KPU用超性能氟碳改性丙烯酸分散体WR5039。是应用先进相转换技术制备的超性能水性氟碳改性羟基丙烯酸分散体。通过在树脂链段中引入关键氟功能单体,有效屏蔽保护树脂链段中存在的稳定性及键能较弱酯键,使WR5039具有的耐沸水煮和化学品抗性,耐候性,优异的金属裸板附着力(DTM 直涂金属且支持低表面处理)。以 WR 5039制备的水性涂料粘度低,易雾化,涂膜具备强韧的机械性能及的光泽和饱满度。
氟碳改性丙烯酸分散体(HDI型异氰酸酯)可以制备2K高光面漆、自清洁涂料,具备高光泽、高丰满度、长活化期、高无泡沫厚、优异施工性等特点,的实验及性能。
一、物化指标
WR5039物化指标
性质
单位
数值
外观
-
乳白色
细度
µm
≤10
黏度
mPas,25
300-2800
非挥发分
%
45±2
PH值
7.5-8.5
羟基含量
%,固体
4.2
上述配方在马口铁上喷板,并测试性能,测试结果如下。
测试项目
性能参数
引用标准
光泽(60°)
93°
GB/T 1743
光泽(20°)
89°
铅笔硬度
H
GB/T 6739
活化期/h ≤
4
——
表干/h ≤
2
GB/T 1728
实干/h ≤
24
冲击性 kg.cm
50
GB/T 1732
附着力(划格)级
1
GB/T 1720
柔韧性/mm <
GB/T 1731
上表可见,WR5039所制备涂层不仅光泽高、丰满度好,且具备优异的物理性能、良好的施工性能。将WR5039和目前市场上常用的羟基丙烯酸分散体产品进行比较,显示WR5039具有优异的耐化性,详见下表。
光泽
(20°角)
(60°角)
铅笔
硬度
耐MEK擦拭
(次)
耐乙醇擦拭(次)
耐沸水
(100,min)
WR5039
89
93
>500
>1000
240min无异常
竞品1
82
91
105
300
30min漆膜微起泡
竞品2
81
90
200
50min底材边缘褐色
使用WR5039搭配BASF Basonat®HW 2100制备2KPU高光黑漆,配方如下。
黑浆配方
序号
类型
数量
备注
去离子水
63.3
DMAE
0.5
3
FoamStar® SI 2280
0.2
消泡剂
Dispex® Ultra PA 4560
6
分散剂
5
MA100碳黑
30
总计
100
A组分配方
WR 5039
830
25
上述黑色浆
Hydropalat®WE 3221
润湿剂
PMA
42
丙二醇甲醚醋酸酯
1000
B组分配方
Basonat®HW 2100
320
异氰酸酯固化剂
碳酸丙烯酯
80
A:B=2.5:1
400
通过以上测试可以看出,Joncryl® U5168色漆搭配WR5039使用具有良好的层间附着力。
四、施工无泡膜厚
众所周知,由于异氰酸酯固化剂与水反应,双组份水性聚氨酯施工时易起泡。WR5039搭配Basonat®HW2100(非离子异氰酸酯)具备高膜厚不起泡的特性,具备良好的施工性。在自干情况下WR5039搭配Basonat®HW2100喷涂无泡膜厚高达120μm,室温自干15min后急速放进80烘箱无泡膜厚也可以做到50μm,详见下图。
施工工艺
自干
无泡膜厚
自干15min后80烘烤
WR5040
120 μm
50 μm
90 μm
30 μ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