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的敏化态晶间腐蚀的现象和识别
敏化态晶间腐蚀出现在焊接构件的焊缝热影响区或构件经过450~850°C加热的部件,在介质作用下导致这些部位的泄漏或破损;产生敏化态晶间腐蚀的设备,部件等,其尺寸,外形几乎没有变化且无任何塑性变形;除受腐蚀的区域外,其它部位没有任何腐蚀的迹象,仍具有明显的金属光泽;局部取样检查,受腐蚀部位的强度,塑性已严重丧失,冷弯时不仅出现裂纹,严重时常常出现脆断和晶粒脱落且落地无金属声。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可以明显看到钢的晶界由于受腐蚀而变宽,多呈网状,严重时还有晶粒脱落现象。
二)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的非敏化态(固溶态)晶间腐蚀的现象和识别
非敏化态(固溶态)晶间腐蚀系指Cr-Ni奥氏体不锈钢在经过高温(1000~1150°C)加热,保温后迅速冷却后的固溶状态,不需要再经过敏化(焊接或450~850°C敏化温度加热)处理,在一些腐蚀介质中同样出现的晶间腐蚀。产生非敏化态晶间腐蚀的Cr-Ni奥氏体不锈钢既包括普通不锈钢,也包括耐敏化态晶间腐蚀的超低碳不锈钢和含稳定化元素Ti,Nb的不锈钢。
磁粉探伤又称MT或者MPT(Magnetic ParticleTesting),适用于钢铁等磁性材料的表面附近进行探伤的检测方法。利用铁受磁石吸引的原理进行检查。在进行磁粉探伤检测时,使被测物收到磁力的作用,将磁粉(磁性微型粉末)散布在其表面。缺陷的部分表面所泄漏出来泄露磁力会将磁粉吸住,形成指示图案。指示图案比实际缺陷要大数十倍,很容易便能找出缺陷。是通过磁粉在缺陷附近漏磁场中的堆积以检测铁磁性材料表面或近表面处缺陷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
将钢铁等磁性材料制作的工件予以磁化,利用其缺陷部位的漏磁能吸附磁粉的特征,依磁粉分布显示被探测物件表面缺陷和近表面缺陷的探伤方法。该探伤方法的特点是简便、显示直观。
利用了工件缺陷处的漏磁场与磁粉的相互作用,它利用了钢铁制品表面和近表面缺陷(如裂纹,夹渣,发纹等)磁导率和钢铁磁导率的差异,磁化后这些材料不连续处的磁场将发生崎变,形成部分磁通泄漏处工件表面产生了漏磁场,从而吸引磁粉形成缺陷处的磁粉堆积——磁痕,在适当的光照条件下,显现出缺陷位置和形状,对这些磁粉的堆积加以观察和解释,就实现了磁粉探伤。
金属材料检测项目:
1、化学测试:成分分析、元素分析、牌号鉴定等;
2、力学测试:拉伸试验、抗拉强度测试、屈服强度测试、弯曲测试、硬度测试、洛氏硬度测试、维氏硬度测试、布氏硬度测试、金相分析、显微组织测试、低倍组织测试、非金属夹杂分析、晶粒度测试、冲击试验、剪切强度测试等;
3、可靠性测试:盐雾试验、疲劳测试、高低温测试、老化测试、失效分析等;
4、其他检测项目:无损检测、射线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超声波检测、镀层厚度测试、镀层附着力测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