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毒素来自于黄曲霉和寄生曲霉所产生的一种次生代谢物,具有急慢性毒性、致突变性、致癌性和致畸性,其中黄曲霉毒素 B1 毒性是的10 倍,的 68 倍,被世界卫 生组织( WHO) 列为一级致癌物。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毒性极强的物质。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性在于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在天然污染的食品中,以黄曲霉毒素B1Zui为多见,其毒性和致癌性也Zui强。生产企业如果使用劣质的原料,如发霉的花生、菜籽、玉米等生产食用油,则有可能造成超标,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
1.薄层层析(TLC)法
TLC 法是测定黄曲霉毒素的经典方法,在薄层板展开后,在365nm紫外灯下,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分别显示紫色、蓝紫色、绿色和绿色荧光。TLC法的特异性较差,灵敏度相对较差,且测定黄曲霉毒素专一性不够,经常引起测量误差。但由于此法设备简单,易于普及,国内外仍在使用。
2.高效薄层(HPTLC)法
HPTLC法测定黄曲霉毒素采用目前国际上流行的样品处理方法——固相萃取法(SPE)中针对真菌和病毒的多功能净化(MFC)柱。采用MFC柱净化后,仅用单相展开即可达到分离测定的目的,不仅节省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有毒有害溶剂的用量。Stroka等将免疫亲合柱净化应用于TLC法测定,进行单相展开并用荧光密度计定量,此方法能检测含量明显低于当前欧盟标准的黄曲霉毒素。Kamimura等用HPTLC方法测定玉米、花生、荞麦等样品,并与通过公职分析化学家协会(AOAC)认证的分析花生及花生制品中的方法CB(ContaminationBranch)法和 BF(BestFoods)法进行比较,4种主要黄曲霉毒素的检测限均不高于0.2μg/kg,回收率与CB法一样均高于BF法。
3.高压薄层色谱(OPTLC)法
高压薄层色谱于1979年由Tyihak提出,它结合了经典薄层色谱法、高效薄层色谱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优点,是一种能够提高薄层分离效率的平面液相色谱技术。随着实验技术的不断成熟,OPTLC法在饲料和食物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多。EszterPapp等发展了一系列适合检测玉米和小麦中黄曲霉毒素的OPTLC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