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降解塑料大规模应用的难点是什么?
第一个容易想到的原因是价格太高。特别是在购物袋、包装、一次性餐具等要求不苛刻的领域,普通PE的价格在6000-10000元/吨,而PBAT等可降解塑料的价格在20000元/吨以上,PLA的价格在40000元/吨以上,是普通PE的3-7倍,真是“走调”。
事实上,我们都知道,如今可降解塑料的热度很大程度上是受政策法规的引导。
那么,当价格下降时,可降解塑料能否大规模使用呢?
我们不妨从材料性能的角度来看待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的缺陷和瓶颈。
可降解塑料的物理性能不是很好
看商用成熟PBAT和PLA塑料的物理性能。
PBAT的拉伸伸长率约为80℃,但拉伸强度很低。
其密度为1.25g/cm3,比普通聚乙烯及其他材料(0.92g/cm3)高36%,即同厚度产品的重量大于1/3。PBAT冷却缓慢,周期长。
这是一个典型的产品,总corbine聚乳酸及其物理性能。可以看出,聚乳酸具有较高的强度,拉伸强度可达40-50mpa,拉伸模量可达3500MPa,但缺口冲击强度小于5kj/m2,非常脆,一般需要增韧才能使用。晶化可以大大提高非晶产品的耐热性,但非晶产品的耐热性仍然很低。其密度也明显高于普通聚乙烯和其他塑料。
其他如PBS和PGA都有自己的物理缺陷。但事实上,这些可能不是Zui终决定可降解材料应用的关键因素。
降解塑料似乎存在一些“遗传缺陷”,降解塑料中含有酯基、羧基、羟基等活性基团,在光、氧、水、热的作用下会发生降解,降解过程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你可能会说,因为它是可降解的塑料,它越容易降解,就越好。降解塑料的降解并不是在其使用寿命结束时完成的,而是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完成的。如果在达到使用寿命之前就退化了,会导致零件的功能退化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