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颗粒燃料由于具有原料廉价、来源广泛、可再生等突出优点,受到广大研究者的关注,并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胡谢利等在文献中报道了生物质燃料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规定继续支持生物质颗粒燃料的发展。 现有关于生物质颗粒燃料的文献报道都是以地区性很强的部分生物质为研究方向,研究结果的应用范围存在地区特性,如烟杆、甘蔗渣等,仅适用于南方产烟、产糖地区。我国生物质资源很丰富,但种类繁多,性质各异,分布不均,研究成果很难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关于生物质颗粒燃料的研究,只能以地区为特色,任重而道远。
按照国标的要求,分析了不同生物质颗粒的密度、机械强度、含水量、燃烧热值、挥发分含量、灰分含量、灰分成分等特性指标;测定结果表明:生物质颗粒的密度在1.1~1.3g/cm3之间,燃烧热值在3500~5000cal/g 之间,折合标准煤当量0.50~0.71,挥发分含量为 41.5%~45.3%之间,灰分含量为0.8%~4.2%之间;其中,黄花松等松木的热值高,灰分含量低,灰分中硅含量较高,灰较松散;枣核等农产品下脚料热值、灰分含量居中,灰分中碱金属含量高,存在部分结渣现象;芦苇等野生植物热值较低、灰分含量高,灰分中硅酸盐、碱金属盐含量都高,灰渣呈琉璃状。
枝杈、树皮、梢头以及木材加工厂的锯末下脚料,农作物的秸秆是生物质燃料的主要来源。使用生物质燃料具有生态碳零排放,低硫,低氮氧化物的特点。为此,国内外大力倡导鼓励使用生物质燃料来代替化石类的煤炭,石油等能源,以到达减少碳排放的目的。直接燃烧木材或秸秆等生物质燃料,由于其密度小、挥发份高等特点,存在着烟尘排放过高污染环境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