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固态的危险废物遇水浸沥,其中有害的物质迁移转化、污染环境、浸出的有害物质的毒性。其鉴别项目有14项,主要包括有机汞、汞及其化合物(以总汞计)、铅(以总铅计)、镉(以总镉计)、总铬、六价铬、铜及其化合物(以总铜计)、锌及其化合物(以总锌计)、铍及其化合物(以总镀计)、钡及其化合物(以总钡计)、镍及其化合物(以总镍计)、砷及其化合物(以总砷计)、无机氟化物(不包括)、(以CN计)。
浸出毒性是指固体废物按规定的浸出方法的浸出液中,有害物质的浓度超过规定值,从而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特性。
我国规定的测定项目有:汞、镉、砷、铬、铅、铜、锌、镍、锑、铍、氟化物、、硫化物、类化合物。测定方法有水平振荡法和翻转法。
[3]水平振荡法称取100g(干基)试样,置于容积为2L(?130mm×160mm)的具盖广口聚乙烯瓶中,加水1L(先用或调pH值至5.8~6.3)。
在室温条件下将瓶子垂直固定在水平往复振荡器上,调节振荡频率为(110±10)次/min,振幅40mm,在室温下振荡8h,静上16h后,通过0.45μm微孔滤膜过滤,测定滤液中污染物浓度。翻转法取干基试样70.00g,置于容积为1L的具盖广口聚乙烯瓶中,加水700mL,将瓶子固定在翻转式搅拌机上,翻转频率为(30±2)次/min,室温下搅拌浸取时间为18h,静置时间为30min后,通过0.45μm微孔滤膜过滤,测定滤液中污染物浓度。浸出液按各分析项目要求进行保护,于合适条件下储存备用。每种样品做两个平行浸出试验,每瓶浸出液对欲测项目平行测定两次,取算术平均值报告结果。
在试验报告中,应该包括被测样品的名称、来源、采样时间、样品粒度级配情况、试验过程的异常情况、浸出液的pH值、颜色、乳化和相分层情况;试验过程的环境温度及其波动范围、条件改变及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