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砖在无荷重时抵抗高温作用而不熔化的性能称为耐火度。耐火度与熔点的意义不同,熔点是固体将其物态由固态转变(熔化)为液态的温度。但一般耐火砖是由各种矿物组成的多相固体混合物,并非单相的纯物质,故没有一定的熔点,其熔融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的,即只有一个固定的熔融开始温度和一个固定的熔融终了温度。
加热时,耐火砖中各种矿物组成之间会发生反应,并生成易熔的低熔点结合物而使之开始软化(这个温度点也称荷重软化温度,也称使用温度),故耐火度只是表明耐火砖软化到一定程度时的温度。
决定耐火度的基本因素是材料的化学矿物组成及其分布情况。各种杂质成分特别是具有强熔剂作用的杂质成分,会严重降低制品的耐火度。提高耐火砖耐火度的主要途径是采取适量措施来保证和提高原料的纯度。这也是为何含铝量越高的耐火砖耐火度越高的原因。
耐火度并不能代表耐火砖的实际使用温度。因为在该温度下,耐火砖不再具有机械强度或耐侵蚀性,认为“耐火度越高,砖越好”是不正确的。耐火砖在使用中经受高温作用的通常还伴有荷重和其他材料的熔剂作用,耐火度不能视为耐火砖使用温度的上限,只可作为选用耐火砖时的一个参考。实际使用温度(荷重软化温度),才是判断耐火砖是否适用于工程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