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的位置是凭人们不成熟的经验,在相对潮湿低洼的地方确定。开始时两三个人,当挖得较深时,参加的人就多起来,这时地面、井下都有人。
井下的人用铁锹把井泥铲到一块长方形的白布上,两人面对面双手拽紧布的四角,将放上井泥的布往下沉一下,再用力往上一拋,井泥就被拋到了地面,地面上的人再将其铲到离井口稍远的地方。用此方法“运”泥速度很快,一大堆井泥没多长时间就会被“运”到地面。如果井深到了六七米以上,抛泥就相当吃力了,这时人们用布包井泥,再用辘轳将其吊上去。井深三四米时,井里就有渗水,这时挖井就较为困难了。
此时要不停地将井里水弄干净,否则井下的人没法挖掘。人们用水桶将井水吊到地面。后来有了柴油发动机作动力的抽水机抽水,就省劲多了。把握地下水分布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一些地方废井多、不出水或出水少,主要原因之一是井址不准,深浅不适,把握地下水系的一般规律十分重要,按含水层的岩性组成,可划分为基岩破碎带或风化带含水层、碳酸盐岩溶含水层和第四系松散岩隙孔隙含水层3种;含水层贮水量大小主要取决于含水层的厚度和岩性组织,含水层厚度愈大,组成的岩土颗粒愈粗大,其贮水量也就愈大。
比如川中丘陵地区,风化裂隙水的含水层一般子20米-30米的深度,找水歌谣:“两山夹一嘴,地下必有水”,“碎石带下水汪汪,红石头下干梆梆”,“湾对湾,嘴(指山嘴)对嘴,长流水”等,主要是说一般要把钻孔布置在岭状中丘坡脚、丘陵谷底、洼地或风化裂隙发育及风化裂隙与构造裂隙勾通处。
没有硬指标,大家还是比较卖力,井下人更加辛劳,脚上穿的是生产队买的雨鞋,身上的衣服是大家自备的“工作服”,不多时就浑身皆泥。井打好后,工人到山上开采石头,用马车拉回来甃井—用石头沿井的内壁从井底到井口砌一圈护井石壁。甃井的是身强力壮有技术有经验的人,水井大了要几位人员劳作。
甃井底的石壁时要将井水抽干,石井壁有了一定高度时,有水也没有关系了。人们将石头吊到井里,井里人有时将石头用锤子敲打成符合需要的形状和尺寸,再将石头挪来挪去直到放到恰当的位置上。经过巧妙合理施工,完工后的石头井壁口小底大,不但好看也十分结实,有的使用几百年都不出问题,现在人们还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