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便开始制定与降解塑料相关的标准,目前共有14项与生物降解塑料相关的标准。由于国内前期以国内产品为主,在前期的标准制定方面并未与国际接轨。后期,在国家科技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部门的支持下,在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中心生物分解材料工作组、中国塑协降解塑料专委会等单位的努力下,Zui终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相关降解塑料的认证标准及其检验方法,有了这些相关标准的建立,我国生物降解塑料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一、生物降解塑料的定义
生物降解塑料是指在自然环境下通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能很快降解的高分子材料或者以淀粉等天然物质为基础生产的塑料,大到电视机的支架电脑框体,小到小摆件、厨房垃圾袋等。按其降解特性可分为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和生物破坏性塑料。按其来源则可分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微生物合成材料、化学合成材料、掺混型材料等。与烃类聚合物不同。生物聚合物可被微生物破解并用作堆肥。
二、生物降解塑料
降解塑料按照降解机理可大致分为光降解塑料、生物降解塑料和光-生物双降解塑料。其中,具有完全降解特性的生物降解塑料和具有光-生物双重降解特性的光/生物双降解塑料,是目前主要的研究开发方向和产业发展方向。
光降解塑料由于价格较高,又只能在光照下降解,受地理环境、气候制约性很大,埋地部分不能降解等表现出来的诸多缺点使得光降解Zui终退出历史舞台,而生物降解所变现出的优良的全降解性能,使得各国开始把研究目光转向生物降解。目前研究开发的生物降解材料有天然高分子材料、微生物合成高分子材料、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以及共混性高分子(添加型)材料。天然高分子型是利用淀粉、纤维素、甲壳质、蛋白质等天然高分子材料制备的生物降解材料。
生物合成的完全生物降解塑料是微生物把某些有机物作为食物源,通过生命活动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通过微生物合成而得到的生物降解塑料以聚羟基脂肪酸酯(PHA) 类为多,其中Zui常见的有聚 3- 羟基丁酸酯 (PHB)、聚羟基戊酸酯(PHV) 及 PHB 和 PHV 的共聚物(PHBV)。
三、可堆肥降解塑料相关标准技术要求
1生物降解性能
①需测定整个材料以及每种含量(干重)超过1%的有机成分的Zui终需氧生物分解能力;
②实验周期不应超过180天;
③对于所有聚合物,在实验结束时,90%的有机碳Zui终转化为二氧化碳。
2.崩解性能
塑料产品在受控堆肥实验进行84天后,使用孔径2mm的筛子将堆肥筛选,有机物干重剩余不超过10%则认为该产品可以崩解。
3.生态毒理性能
①堆肥对植物种植不产生影响,符合国家、地方法律法规;
②塑料产品或材料至少含有50%的挥发性固体;
③塑料产品或材料中受控金属和其他有毒物质的浓度应小于国家规定值的50%;
④依照O E C D 208和E N13432标准进行测试,实验样品堆肥的植物种植出芽率与植物生物质量相对于空白堆肥实验,至少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