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渗透的主要问题是角质层对功效成分渗透的阻碍,这可以通过促渗透技术来克服。无论何种技术,都必须满足经皮给药的四个要素:一是正确的作用部位;二是正确的化学物;三是正确的浓度;四是适当的作用时间。
化妆品透皮吸收的理论主要有扩散理论、渗透压理论、水合理论、相似相溶理论和结构变化理论。常见的促渗透技术有化学促渗技术、纳米技术(纳米乳液、纳米晶体、脂质体、类脂囊泡、微胶粒等)、物理促渗技术(离子导入、超声导入、微针)以及生物促渗技术等。
经皮渗透的体外实验方法主要有体外扩散池法、数学模型及3D皮肤模型等。
体外扩散池法
体外皮肤渗透实验Zui常用的方法是透皮扩散池法,该方法遵循物质扩散原理。实验方法为:将化妆品涂抹到有完整角质层的皮肤膜,通过从皮肤膜下面的接收池中定时提取接收液进行分析,用闪烁计数、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GC)等方法来测定渗透率。
数学模型
皮肤表皮角质层的屏障作用实际上是对物质弥散阻力的作用,是纯粹的物理化学作用,为被动扩散过程,不依赖于活细胞提供的能量。QSAR(定量结构-活性关系)模型通过统计学方法将物质的结构或物理化学参数与经皮透过率结合起来,可根据化合物的结构定量预测其经皮吸收的情况。
3D皮肤模型
3D皮肤模型是用于体外研究经皮渗透的有效工具,表皮和全厚度重建皮肤模型都可作为预测物质体内渗透的工具。3D皮肤模型构建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从机体获取少量的活体皮肤组织,将细胞从组织中分离并在体外进行培养扩增,将扩增的细胞与生物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使细胞黏附、生长于生物材料上形成3D皮肤模型。
目前已有多种商业化的模型供检测使用,如法国的EpiSkin、SkinEthicRHE,美国的EpiDerm,德国的epiCS,日本的Lab Cyte EPI-MODEL,以及我国的EpiKut s等。
质谱成像技术
质谱成像(MSI)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动物组织研究的药物成像技术,特别是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MALDI)成像技术和解吸电喷雾电离(DESI)成像技术。
MALDI-MSI通过采用不同的基质,可以实现对蛋白质、多肽等生物大分子,脂类、核苷类物质等中等分子量生物分子及药物小分子的分析。MALDI-MSI成像的步骤是涂抹一层待测物,通过在静止的激光下移动待测物获取每个点的质谱成像,绘制x和y的空间尺寸与juedui离子丰度的关系获得三维图像。该juedui离子丰度被认为与分析物浓度成正比。
在DESI-MSI中,样品的离子化是通过向样品喷射由ESI产生的带电雾滴来实现的。具体过程为:施加有一定高电压的喷雾溶剂从毛细管喷出,在外侧雾化管喷出的高速气流(通常为氮气)雾化,形成带电的液滴后加速作用于载体的样品表面溅射出溶解有多种分子的次级带电液滴,次级液滴的溶剂在空间快速蒸发,电荷转移到待测分子形成气态样品离子,释放出的气态离子通过离子传输管进入质谱分析器而被检测。
拉曼光谱
共聚焦拉曼光谱技术能够对皮肤进行无创深度扫描,可用来检测单个成分的结构和化学变化,也可用来分析局部使用的化学物质(如药物、渗透促进剂和化妆品活性成分)的渗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