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WSD1.1/D1.1M:2020《钢结构焊接规范》为钢结构焊接件的检测提供了详细指导,确保焊接质量符合安全和性能要求。以下是根据该规范,钢结构焊接件检测的关键方面:
1. 焊接工艺评定(WPS)
波形控制工艺:新要求评估WPS时考虑焊接波形控制,确保焊接过程的稳定性。
PJP焊缝评定:增加了对等离子喷射焊接(PJP)评定的说明,确保特殊焊接方法的适用性。
2. 材料与焊材匹配
确保所用焊材与母材相匹配,满足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要求。
3. 焊缝外观检查
检查焊缝表面是否有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遵循AWS标准的外观质量要求。
4. 无损检测(NDT)
超声波检测(UT):用于检测内部缺陷,特别是厚板焊接。
射线检测(RT):适用于关键结构,如桥梁,以发现内部不连续。
相控阵超声波检测:新版标准包括此技术,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5. 冲击韧性测试
对于有夏比冲击韧性要求的材料,进行CVN试样测试,确保在特定温度下的韧性。
6. 焊接检验人员资格
确保进行检测的焊接检验师(CWI)和工程师具备相应资质,符合AWS认证标准。
7. 制造过程中的检测
对孔定位错误的修复方法进行规定,确保修复后的焊接质量。
8. 数字射线和超声技术
更新了关于数字射线成像的清晰度和超声检测衰减因子的检测标准,提升检测数据的可靠性。
9. 栓钉焊接
检查栓钉头部和形变钢筋的制造商标记,以及栓钉角焊的正确执行。
10. 管状结构设计与检测
虽去除了静载强度计算的规定,但强调了ANSI/AISC 360和AISC设计指南的参考使用,确保设计合理性。
管状结构的焊接需符合特定的检测标准,确保无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