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创面用敷贴在生产过程中,若采用环氧乙烷(EO)进行灭菌,必须严格控制环氧乙烷残留量,以确保患者安全。环氧乙烷残留检测通常遵循以下步骤和标准:
1. 检测标准
执行标准:依据GB/T 14233.1-2008《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 第1部分:化学分析方法》和GB/T16886.7-2015《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7部分:环氧乙烷灭菌残留量》进行。
2. 检测原理
顶空/气相色谱法:利用样品与水混合后在一定温度下达到气液平衡,通过顶空进样器取上层气体,进入气相色谱仪,使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测定环氧乙烷的含量。
3. 样品准备
取样:从敷贴中取直接接触创面的部分,jingque称量后置于顶空瓶中,加入去离子水,密封后在60℃下平衡40分钟。
4. 标准曲线建立
标准溶液:从标准物质中制备一系列浓度的环氧乙烷溶液,通过气相色谱分析,绘制峰面积与浓度的标准曲线。
5. 样品分析
进样分析:将样品顶空气体进样,通过气相色谱仪分析,记录环氧乙烷的峰面积,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残留量。
6. 结果判定
残留限量:确保环氧乙烷残留量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安全限值,通常要求非常低,以避免皮肤刺激或过敏反应。
7. 重复性验证
方法验证:通过重复实验,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确保每次检测的一致性。
8. 仪器配置
气相色谱仪:如GC128/GC112A,配备自动顶空进样器和适宜的色谱柱,以及SF3000色谱工作站软件,以支持数据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