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
GFQT
检测类型
检验检测
不锈钢板的晶间腐蚀试验,特别是采用晶间腐蚀E法(也称为铜-硫酸铜-16%硫酸腐蚀试验),是一种评估不锈钢材料抵抗晶间腐蚀能力的重要方法。以下是该检测方法的详细说明:
检测目的
晶间腐蚀评估:检测不锈钢在特定条件下,沿晶界发生的局部腐蚀倾向,这对于确保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耐久性和结构完整性至关重要。
适用标准
国家标准GB/T 4334-2008、JIS G0571:2003、ASTMA262-2015等这些标准提供了进行晶间腐蚀E法检测的详细规程。
试样要求
尺寸与数量:钢板厚度不超过3mm时需准备2个试样;无缝管根据直径和壁厚有不同的要求,通常直径小于等于15mm或壁厚小于4mm的也需要2个试样,而壁厚大于等于4mm的则需4个试样。
敏化处理:对于超低碳钢和稳定化不锈钢,可能需要进行敏化处理,以模拟实际使用中可能遇到的条件。
检测步骤
试样准备:清洁试样,去除油污并干燥。
敏化(如需):对特定类型的不锈钢进行热处理,以诱发潜在的晶界敏感性。
腐蚀试验:将试样置于含有铜屑的16%硫酸溶液中,在微沸状态下持续20±5小时。
后处理评估:弯曲测试:取出试样后进行弯曲检查,观察是否有裂纹。
金相分析:如果弯曲困难或结果不明确,则通过金相显微镜在10X放大下检查晶间腐蚀裂纹。
结果判定
依据试样弯曲后的表现或金相检查结果来判断晶间腐蚀的敏感性,无明显裂纹表明抗晶间腐蚀性能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