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1371-2:2015是欧洲标准,专门用于熔模铸造铸件的渗透检测。该标准旨在确保熔模铸造铸件的表面质量,通过无损检测技术识别潜在的表面开口缺陷,从而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以下是关于EN 1371-2:2015 熔模铸造铸件渗透检测的详细内容:
渗透检测的基本原理
毛细作用:渗透检测利用液体的毛细作用原理,将渗透液涂覆在被测材料表面,渗透液会渗入材料表面的开口缺陷中。
显像:经过一段时间后,使用清洗剂去除表面多余的渗透液,涂覆显像剂,显像剂会将渗入缺陷中的渗透液显现出来,形成可见的缺陷痕迹。
缺陷识别:通过观察显像剂形成的痕迹,可以确定缺陷的位置、大小和性质。
EN 1371-2:2015 的具体要求
适用范围:该标准适用于各种熔模铸造铸件,特别是那些用于关键部件和结构的铸件。
渗透液:标准规定了渗透液的性能要求,包括:
渗透能力强:能够迅速渗入表面开口缺陷。
具有好的截留性能:能够在缺陷中停留足够长的时间。
不易挥发:确保在检测过程中不会迅速蒸发。
易清除:表面多余的渗透液应易于清洗。
稳定性能好:在检测过程中保持性能稳定。
有良好的润湿显像能力:能够均匀地润湿材料表面并形成清晰的显像。
闪点高不着火:确保渗透液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引起火灾。
无毒无害: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不腐蚀工件:确保渗透液不会对被测材料造成腐蚀。
价格合理:确保渗透液的成本效益。
显像剂:标准规定了显像剂的性能要求,包括:
显像能力强:能够清晰地显示渗入缺陷中的渗透液。
易去除性:表面多余的显像剂应易于清洗。
稳定性:在检测过程中保持性能稳定。
无毒无害: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不腐蚀工件:确保显像剂不会对被测材料造成腐蚀。
检测方法:标准推荐使用以下几种检测方法:
水洗型:适用于表面粗糙度较高的材料,如铸件。
后乳化型:适用于表面光滑度较高的材料,如熔模铸造铸件。
溶剂去除型:适用于小零件和复杂形状的部件,可以在没有水源的情况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