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SL1925《纤维制品防紫外线性能评价方法》是日本工业标准,用于评估纺织品的紫外线遮蔽性能。以下是该标准的具体检测方法和要求:
1. 检测目的
评估紫外线防护性能:通过检测纺织品的紫外线透过率和防护系数(UPF),确保其在实际使用中能够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人体皮肤免受紫外线伤害。
优化产品设计:根据检测结果,优化面料的生产工艺和设计,提高其抗紫外线性能。
2. 检测方法
2.1 样品准备
样品数量:每种织物至少测试4块代表性试样。
样品状态:样品应在干态和松弛状态下进行测试,避免拉伸或湿润状态,因为这些状态会降低面料的抗紫外线性能。
样品位置:样品应距布边5 cm以外,且不能在布匹头尾两端1 m内取样。
2.2 测试条件
环境条件:样品应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调湿,即温度20°C±2°C和相对湿度65%±5%的环境中放置16小时以上。
测试波长范围:紫外线辐射波长范围为290 nm至400 nm,测试波长间隔为5 nm。
测试要求:测试环境应保持干净、无尘,避免其他光源的干扰。
2.3 测试仪器
紫外线分光光度计:用于测定样品在290 nm至400 nm波长范围内的分光透过率。
紫外线辐射强度计:用于测量透过样品的紫外线强度。
2.4 测试步骤
样品调湿:将样品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调湿16小时以上。
安装样品:将调湿后的样品安装在测试仪器上,确保样品平整且无拉伸。
测量紫外线透过率:使用紫外线分光光度计测定样品在290 nm至400 nm波长范围内的分光透过率。
计算平均透过率:根据分光透过率曲线,计算紫外线A段(UVA)和紫外线B段(UVB)的平均透过率。
3. 检测结果
UPF值:计算出样品的UPF值。
UVA和UVB平均透过率:分别计算UVA和UVB的平均透过率。
4. 评估标准
UPF值:根据JIS L1925标准,面料的UPF值应大于15。
UVA平均透过率:UVA平均透过率应低于10%。
UVB平均透过率:UVB平均透过率应低于5%。
5. 防护等级分类
15~24:较好的防护,UPF标识15, 20。
25~39:非常好的防护,UPF标识25, 30, 35。
40~50:非常优异的防护,UPF标识40, 45, 50。
50+:jijia的防护,UPF标识50+。
无UPF性能:UPF值小于15,标识为无UPF性能。
6. 数据处理
记录数据:详细记录每次测试的波长、透过率和UPF值。
计算平均值:对多个试样的测试结果进行平均值计算,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结果分析:将测试结果与标准要求进行对比,判断面料的抗紫外线性能是否合格。
7. 影响因素
样品厚度:面料的厚度会影响其抗紫外线性能。较厚的面料通常具有更好的抗紫外线效果。
样品颜色:不同颜色的面料对紫外线的吸收和反射能力不同,深色面料通常具有更好的抗紫外线效果。
样品结构:面料的组织结构(如经纬密度、编织方式等)会影响其抗紫外线性能。紧密的结构通常具有更好的抗紫外线效果。
样品处理:样品的预处理(如洗涤、拉伸等)会影响其抗紫外线性能,应尽量避免这些处理。
8.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UPF值不达标:
原因:可能是面料的厚度、颜色或结构不符合要求,或生产过程中添加的抗紫外线剂不足。
解决方法:增加面料的厚度,选择深色面料,优化面料的组织结构,增加抗紫外线剂的添加量。
UVA或UVB平均透过率过高:
原因:可能是面料的组织结构过于稀疏或抗紫外线剂失效。
解决方法:优化面料的组织结构,确保抗紫外线剂的有效性。
测试结果不稳定:
原因:可能是样品调湿不充分或测试环境条件不稳定。
解决方法:确保样品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调湿足够时间,保持测试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