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美环保工程公司垃圾粪便清运中心的粪车司机,她要和普凤启一起完成每天的工作,抽粪时,相互配合、共同处理各种难题。每天,他们要对4个粪井进行清理,每口粪井能产生3吨排泄物,装满后再拉到草桥粪便消纳站。
粪车停在一口粪井边上,“老师傅了,动作麻利。”陈颖的话音刚落,普凤启就跳下车,井盖钩开、抱起抽粪管插入粪井。
记者凑到井前,乱飞的苍蝇、粪水看得一清二楚。“可以抽了。”普凤启抱着粗管子,陈颖打开泵。即刻,伴随着“隆隆”的泵声,恶臭弥漫开来,即便是用围脖捂着鼻子,都会被浓重的味道呛到。路人纷纷皱眉,捂鼻匆匆而过。
“您怎么不戴口罩?”“时间长了,闻不到味了儿。”普凤启很淡定地说,鼻炎是抽粪工的职业病,嗅觉都已经很迟钝,很多味道用鼻子无法感受得到。他说,现在是机械抽粪,但还是需要技巧。“先吸上面一层厚"漂"(大便),将管子插到下面抽中水和尿,否则会吸不干净”。
不到5分钟的工夫,粪井基本见底。“不能都抽干,下面都是渣滓,容易把吸粪管堵了。”他说,每一到二年,都会有专人下井挖渣,自己也曾挖过。
“别想,一琢磨就恶心。要是三伏天,蛆都出来了。”在一旁的陈颖笑了笑说。
遭遇
给粪车开路凭耐心
“刚工作时也不习惯,条件反射,总恶心。”普凤启喝了口杯子里的花茶说。他原籍在张家港农村,以前他也曾想过换工作,但后来错过了机会。
32年来,由于脾气随和、说话幽默,普凤启的工作比较顺利。有时候,看着那些穿着时髦的男女捂着鼻子从身边走过,心里也不舒服,他自己也假装没看到,一笑而过。
抽粪、运粪,程序简单,却经常遭人责难,还要不时和胡同里的人搞好关系。他负责的另一个粪井位于法华寺东街,两辆车停在胡同里挡住粪车的路。碰巧一个司机出来遛弯、另一辆车上留有挪车电话,普凤启和车主热情地说了几句话,两车顺利挪开。
“倒,再倒!”普凤启下车指挥粪车倒车,由于胡同狭窄只能倒着进,后视镜全部收起,1.5米宽的粪车与胡同墙壁仅两个指头的距离。巷子较深,还遇到两个直角弯,20多米的距离,倒了20分钟才到粪井。
他们也经常遇到别人的刁难,“你不就是抽大粪的吗?”这样的语言让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有的人不愿意挪车,甩了一句“等着!”之后,去了厕所抽烟,蹲了半小时才出来。在普凤启看来,相比以前人们目光的酸溜溜和刻薄,现在好多了。“谁让我选择了这份职业呢。”他笑了笑。
每当有人问自己的职业,他这样介绍“是清洁队的”。
动力
前辈赢得新工人尊重
张家港粪便消纳站是抽粪工集中的地方,这里多了一些80、90后的面孔,戴着戒指、扎着耳钉。“以前不知道"时传祥",现在亲身体会抽粪工的辛苦。”90后的小段对普凤启等老前辈充满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