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STM D642-2010 是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发布的 《海运集装箱、组件及单元载荷抗压强度测试标准方法》,全称为《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Determining Compressive Resistance of Shipping Containers, Components, and Unit Loads》。该标准规定了通过施加静态或动态压缩载荷评估运输包装容器(如箱、桶、托盘装载单元等)及其组件抗压性能的技术要求,旨在验证其在仓储、运输过程中抵抗堆叠或意外挤压的能力。以下为该标准的核心内容:
1.适用对象
•测试对象:海运集装箱(干货柜、冷藏柜等)、运输包装组件(如托盘、支撑架)及单元载荷(多个容器堆叠形成的载荷单元)。
•测试条件:容器可装载实际货物或模拟等效重量(参考重量范围:≤50 kg)。
•测试目的:评估容器结构完整性及对内装物的保护性能,适用于海运、陆运、空运等场景。
2.标准关联性
•与ISO 12048(包装—完整运输包装件的压缩和堆码测试)部分兼容,但测试条件存在差异。
•与TAPPI T804(纤维板运输容器压缩测试)类似,但ASTM D642-2010明确允许使用旋转压板机,可定位容器Zui薄弱点。
1.测试程序
•压缩方向:需覆盖容器Zui易受压部位(面、对角边缘、角),通过固定压板或旋转压板施加垂直载荷。
•加载方式:
•静态压缩:以恒定速率施加压力直至容器失效或达到预定载荷。
•动态压缩:模拟堆叠冲击,按特定频率和行程进行循环加载(需根据实际运输场景设定参数)。
2.关键参数
•载荷范围:根据容器设计承载能力确定,典型值如下:

•测试速率:静态测试速率通常为1.27~2.54 mm/min,动态测试需根据ASTM D4169(运输包装性能测试)设定循环次数。
•失效判据:容器结构破损(如箱体开裂、封口失效)、内装物泄漏或功能失效。

1.加载装置
•固定压板机:适用于标准方向(面、边、角)的压缩测试,确保载荷均匀分布。
•旋转压板机:允许压板移动至容器Zui薄弱点,模拟实际堆叠中的应力集中效应。
2.测量仪器
•力传感器:精度≥±1% FS,量程覆盖测试Zui大载荷的1.5倍。
•位移传感器:记录容器变形量(分辨率≤0.1 mm)。
•数据采集系统:实时记录载荷-位移曲线及峰值数据。
3.辅助设备
•夹具与定位装置:确保容器与压板轴线对齐,避免偏载。
•环境控制箱:按ASTM D4332(包装件环境预处理)要求调节温湿度(如23℃±2℃、50%±5% RH)。
1.数据记录
•记录每次测试的峰值载荷、总变形量、失效模式(如屈曲、断裂)及对应时间。
•若测试单元载荷,需统计堆叠层数与失效层级关系。
2.判定标准
•合格判定:容器在额定载荷下无结构性破损,内装物保持功能完整性。
•失效分析:若失效发生在非设计薄弱点(如侧板而非角部),需重新评估结构设计或包装方案。
1.物流与运输
•验证集装箱堆叠安全性,优化码头装卸流程。
2.产品设计
•评估箱体结构强度,指导材料选型(如瓦楞纸板厚度、钢制框架规格)。
3.质量控制
•作为出厂前必检项目,确保符合客户或法规要求(如ISTA 3A、ISO 2206)。
1.实验室资质
•实验室需具备CNAS/CMA认可,测试人员应熟悉ASTM D642-2010及ISO 12048标准。
2.报告要求
•包含测试条件(载荷、方向、速率)、原始数据(载荷-位移曲线)、失效照片及判定
3.版本差异
•注意标准版本(现行版为2020年D642-20),部分实验室可能沿用旧版方法,需明确委托要求。

综上,ASTM D642-2010 通过标准化压缩测试,为运输包装的承载能力提供量化依据。实际应用中需结合产品特性(如重量、易损部件)及运输场景(如海运颠簸、公路震动)综合制定测试方案。
| 成立日期 | 2013年04月16日 | ||
| 主营产品 | 气体腐蚀检测、电子电气、汽车零部件、新材料、教育及科研行业 | ||
| 公司简介 | 四维检测是一家专业第三方实验室,专注于为客户提供产品检验和失效分析技术服务服务领域包括电子电气、汽车零部件、新材料、教育及科研行业;四维检测成立于2013年,分别在苏州和杭州设立了可靠性、材料分析、失效分析等多个实验室和业务服务点;凭借科学的检测分析方法、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和精密的仪器设备我们帮助客户解决在产品研发、量产、售后等环节遇到的各种相关技术问题。公司完全按照国际标准IEC/ISO170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