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缝的内部缺陷
1.未焊透
未焊透是指工件与焊缝金属或焊缝层间局部未熔合的一种缺陷。
未焊透减弱了焊缝工作截面,造成严重的应力集中,大大降低接头强度,它往往成为焊缝开裂的根源。
2.夹渣
焊缝中夹有非金属熔渣,即称夹渣。
夹渣减少了焊缝工作截面,造成应力集中,会降低焊缝强度和冲击韧性。
3.气孔
焊缝金属在高温时,吸收了过多的气体(如H2)或由于溶池内部冶金反应产生的气体(如CO),在溶池冷却凝固时来不及排出,而在焊缝内部或表面形成孔穴,即为气孔。
气孔的存在减少了焊缝有效工作截面,降低接头的机械强度。若有穿透性或连续性气孔存在,会严重影响焊件的密封性。
4.裂纹
焊接过程中或焊接以后,在焊接接头区域内所出现的金属局部破裂叫裂纹。
裂纹可能产生在焊缝上,也可能产生在焊缝两侧的热影响区。
有时产生在金属表面,有时产生在金属内部。通常按照裂纹产生的机理不同,可分为热裂纹和冷裂纹两类。
(1)热裂纹
热裂纹是在焊缝金属中由液态到固态的结晶过程中产生的,大多产生在焊缝金属中。
其产生原因主要是焊缝中存在低熔点物质(如FeS,熔点1193℃),它削弱了晶粒间的联系,当受到较大的焊接应力作用时,就容易在晶粒之间引起破裂。
焊件及焊条内含S、Cu等杂质多时,就容易产生热裂纹。
热裂纹有沿晶界分布的特征。当裂纹贯穿表面与外界相通时,则具有明显的氢化倾向。
(2)冷裂纹
冷裂纹是在焊后冷却过程中产生的,大多产生在基体金属或基体金属与焊缝交界的熔合线上。
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热影响区或焊缝内形成了淬火组织,在高应力作用下,引起晶粒内部的破裂,焊接含碳量较高或合金元素较多的易淬火钢材时,易产生冷裂纹。
焊缝中熔入过多的氢,也会引起冷裂纹。
裂纹是危险的一种缺陷,它除了减少承载截面之外,还会产生严重的应力集中,在使用中裂纹会逐渐扩大,后可能导致构件的破坏。
焊接结构中一般不允许存在这种缺陷,一经发现须铲去重焊。
焊接的检验
对焊接接头进行必要的检验是保证焊接质量的重要措施。
工件焊完后应根据产品技术要求对焊缝进行相应的检验,凡不符合技术要求所允许的缺陷,需及时进行返修。
焊接质量的检验包括外观检查、无损探伤和机械性能试验三个方面。
这三者是互相补充的,而以无损探伤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