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检验的水样采集、运送和保存,根据检验项目确定。pH值和余氯在现场检验,其他在试验室进行。水样用洗净的硬质玻璃瓶或聚乙烯瓶装,取样后密封、避光、隔热或降温至4℃,在24h内运送至检验点。由于水样中某些物质的沉淀吸附、氧化还原、溶解、挥发或变为细胞结构中的有机结合物的变化,在不同检验项目的水样中,需在采样时加入不同的化学保存剂或细菌剂。如:试样加NaOH至pH>12;汞、铅、镉、镭、铀、钍等微量溶解的金属试样加HNO3至pH检测种类
酸、碱、盐污染
酸、碱污染使水体pH发生变化,破坏其缓冲作用,消灭或微生物的生长,妨碍水体自净,还可腐蚀桥梁、船舶、鱼具。酸与碱往往进入同一水体,中和之后可产生某些盐类,从pH值角度看,酸、碱污染因中和作用而自净了,但产生各种盐类,又成了水体的新污染物。因为无机盐的增加能提高水的渗透压,对淡水生物、植物生长有不良影响,在盐碱化地区,地面水、地下水中的盐将危害土壤质量。
地下水硬度升高
一级标准分为A标准和B标准。一类生金属污染和选择控制项目不分级。
a、一级标准的A标准是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作为回用水的基本要求。当污水处理厂出水引入稀释能力较小的河湖作为城镇景观用水和一般回用水等用途时,执行一级标准的A标准。
b、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GB 3838 地表水Ⅱ类功能水域(划定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GB 3097海水二类功能水域和湖、库等封闭或半封闭水域时,执行一级标准的B类标准。
2,生活饮用水检测:2007年7月1日,国家标准委和卫生部联合发布《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强制性国家标准和13项生活饮用水卫生检验国家标准,2009年10月1日,《饮用天然矿泉水》(GB8537-2008)也正式实施。生活饮用水检测常规项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值、总硬度、等
3,自来水检测服务:自来水是指通过自来水处理厂净化、消du后生产出来的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的供人们生活、生产使用的水。主要通过水厂的取水泵站汲取江河湖泊及地下水,地表水,由自来水厂按照《国家生活饮用水相关卫生标准》,经过沉淀、消du、过滤等工艺流程的处理,zui后通过配水泵站输送到各个用户
生活饮用水检测依据
根据水质的用途、对人体影响以及对环境影响的不同,国家对于各类水质检测都有明确的国家标准及对应的检测方法和检测项目。不同水质检测方法、检测项目以及执行的国家标准都不尽相同。
以与人健康息息相关的生活用水和生活饮用水检测为例:2007年7月1日,国家标准委和卫生部联合发布《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强制性国家标准和13项生活饮用水卫生检验国家标准,2009年10月1日,《饮用天然矿泉水》(GB8537-2008)也正式实施。水质指标由GB5749-1985的35项增加至106项,增加了71项,修订了8项。
饮用水检测项目:感官性质化学指标: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铝、铁、锰、铜、锌、氯化物、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耗氧量、挥发酚类、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毒理指标:砷、镉、铬、汞、硒、氟化物、硝酸盐、溴酸盐、甲醛、亚氯酸盐、氯酸盐微生物指标: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致病菌、菌落总数 放射性指标: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