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服强度是金属材料发生屈服现象时的屈服极限,也就是抵抗微量塑性变形的应力。对于无明显屈服现象出现的金属材料,规定以产生0.2%残余变形的应力值作为其屈服极限,称为条件屈服极限或屈服强度。
大于屈服强度的外力作用,将会使零件**失效,无法恢复。如低碳钢的屈服极限为207MPa,当大于此极限的外力作用之下,零件将会产生**变形,小于这个的,零件还会恢复原来的样子。
通常测定上屈服强度及下屈服强度的方法有两种:图示法和指针法。
1:图示法。
试验时用自动记录装置绘制力-夹头位移图。要求力轴比例为每mm所代表的应力一般小于10N/mm2,曲线至少要绘制到屈服阶段结束点。在曲线上确定屈服平台恒定的力Fe、屈服阶段中力首次下降前的*大力FeH、不计初始瞬时效应的*小力FeL。
屈服强度、上屈服强度、下屈服强度可以按以下公式来计算:
屈服强度计算公式:Re=Fe/S0;Fe为屈服时的恒定力,S0为原始横截面积;
上屈服强度计算公式:ReH=FeH/S0;FeH为屈服阶段中力首次下降前的*大力;
下屈服强度计算公式:ReL=FeL/So;FeL为不计初始瞬时效应时屈服阶段的*小力。
2:指针法
试验时,当测力度盘的指针首次停止转动的恒定力或者指针首次回转前的*大力或者不计初始瞬时效应的*小力,分别对应着屈服强度、上屈服强度、下屈服强度。
上下屈服强度的判定:
1:屈服前的**个峰值应力判为上屈服强度,不管其后峰值应力大小如何。
2:屈服阶段中出现2个或2个以上的谷值应力,舍去**个谷值应力,取其余谷值中*小者为下屈服强度。如果只有1个谷值应力,则取为下屈服强度。
3:屈服阶段出现平台,平台应力判定为下屈服强度。如出现多个平台且后者高于前者,取**个平台应力为下屈服强度。
4:正确的判定结果是下屈服强度一定比上屈服强度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