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ES实验,也称为艾姆斯实验或Ames试验,是一种利用细菌营养缺陷型的回复突变株来检测环境或食品中是否存在化学致癌剂的简便方法。该实验由B.N.Ames等人于1975年建立并不断发展完善,现已被shijiegeguo广为采用。
实验原理基于以下几个假设:
缺陷型沙门氏菌(如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组氨酸缺陷型菌株)在基本培养基上无法生长,因为它们无法合成组氨酸。如果发生回复突变成为原养型,则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
这些缺陷型沙门氏菌对致突变物质更为敏感,因为它们对组氨酸的需求更为迫切,对突变更为敏感。
待测物如果具有致突变性,会导致细菌的突变率增加,从而在含有极少量组氨酸的琼脂平板上形成更多的菌落。
实验通常使用突变型鼠伤寒沙门氏菌株(如TA98、TA100等),并加入哺乳动物肝微粒体进行体外试验。实验步骤如下:
准备好经无菌处理过的待测发酵液。
配置好底层培养基,加入到无菌培养皿中,混匀、静置凝固。
配置顶层培养基,融化后分装于无菌小试管中,并在45℃水浴中保温。
在保温的顶层培养基中依次加入测试菌株菌液和受试物(一般加入时需要活化时再加入S9反应混合液),迅速倾入底层培养基上。
实验观察结果主要是观察培养基板上是否有形成菌落,记录结果,并根据菌落的数量和大小判断被测物质对细菌基因的损伤程度。
AMES实验具有快速、简便、敏感、经济等优点,适合测定混合物,反映多种污染物的综合效应。该实验在化学品安全评估、药物研发、环境监测、食品添加剂评估、遗传学研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例如,它可以用于评估职业环境中使用的化学品的安全性,评估候选药物是否具有突变性,评估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对生物体的潜在突变危害,评估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基因的潜在突变危害等。
需要注意的是,AMES实验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但由于微生物的遗传信息较哺乳动物简单,且缺乏免疫机能,其结果与哺乳动物体内的实际情况可能存在一定差异。AMES实验通常作为初步筛选方法使用,对于需要研究的化合物,还需要采用其他更复杂的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