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成瘤性和致瘤性是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定义和关注点。
一、成瘤性(Tumorigenicity)
定义:成瘤性是指细胞接种动物后在注射部位和(或)转移部位由接种细胞本身形成肿瘤的能力。简单来说,就是细胞在动物体内能够自主增殖并形成肿瘤的特性。
关注点:
细胞基质:成瘤性检查主要关注的是细胞基质本身,即检查细胞在特定条件下是否具有形成肿瘤的能力。
应用场景:新建细胞系/株、新型细胞基质,以及用于疫苗生产的细胞系/株等通常需要进行成瘤性检查。特别是当细胞传代超过一定次数后,之前未表现出成瘤性,也可能需要重新进行评估。
检查方法: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成瘤性检查方法有动物接种法(体内)和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体外)。体内法为评价的标准,但体外法的结果也可以作为参考。
二、致瘤性(Tumorigenic Potential)
定义:致瘤性是指细胞裂解物中的化学物质、病毒、病毒核酸或基因以及细胞成分接种动物后,导致被接种动物的正常细胞形成肿瘤的能力。即接种物(细胞和/或裂解物)促使正常细胞转变为肿瘤细胞的能力。
关注点:
细胞成分及因子:致瘤性检查主要关注的是细胞基质中是否存在可使细胞永生化并具有形成肿瘤的因子,如病毒、基因等。
风险评估:对于细胞治疗产品(CTPs)等生物制品,致瘤性评估是一个关键的安全性问题。需要评估细胞产品中的杂质、未分化细胞等是否具有潜在的致瘤风险。
检查方法:致瘤性的检查方法可能包括流式细胞术、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细胞增殖测定法等多种方法,以检测细胞中的潜在致瘤因子。
三、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成瘤性关注的是细胞本身在动物体内形成肿瘤的能力,而致瘤性则关注的是细胞基质中是否存在可使正常细胞转变为肿瘤细胞的因子。简单来说,成瘤性是细胞本身的特性,而致瘤性则与细胞基质中的成分和因子有关。
联系:在某些情况下,具有高成瘤性的细胞可能也具有较高的致瘤性风险,因为这类细胞可能含有较多的致瘤因子或具有更强的增殖能力。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具有高成瘤性的细胞都具有致瘤性,因为致瘤性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细胞类型、培养条件等。
细胞的成瘤性和致瘤性是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定义、关注点和检查方法。在生物制品的研发和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细胞的成瘤性和致瘤性进行全面评估,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