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寒防护手套的欧洲标准EN511:2006旨在确保手套在寒冷环境下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适用于防止低至-50°C的对流和传导低温。这种标准不仅关注天气状况下的防寒需求,也涵盖了工业活动中的低温防护。手套的性能等级由特定风险等级的要求和应用领域决定,测试结果反映的是产品性能水平而非juedui保护水平。
测试内容
EN 511:2006标准下的检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对流冷、接触冷和透水性。每项测试都有其特定的评估指标和等级划分。
对流冷测试:评估手套在不同温度下对周围空气温度的反应,测量通过对流传递的冷量。性能等级从0到4,其中4为Zui高,表示手套具有zuijia的隔热性能。
接触冷测试:测量手套接触冷物体时的热容量,即手套在接触低温物体时的保温能力。同样,性能等级从0到4,4级表示zuijia的耐接触冷性能。
透水性测试:评估手套抵抗水渗透的能力,是一个二进制测试,0表示失败(5分钟后渗水),1表示通过(5分钟后无水渗透)。这一标准取代了之前的30分钟测试标准。
其他要求
手套构造中使用的材料组合需根据EN511进行测试,以确保隔热性能不受气温、湿度、风速、暴露时间、活动水平以及佩戴者健康状况的影响。
手套必须在EN388磨损和撕裂测试中至少达到1级性能。如果手套的性能等级低于2,则对对流冷和接触冷的抵抗力必须报告为Zui大1级。
象形图将附有一个3字符代码,分别表示耐对流冷、耐接触冷和透水性的等级。
在透水性测试中获得0分,手套也可能在其他测试领域表现良好,仍可能获得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