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ECD439测试指南是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制定的一项标准,专门用于评估化学物质或产品对皮肤的潜在刺激性,但不涉及动物实验,而是采用重组人表皮模型(如EpiSkinTM、SkinEthicTMRHE等)。这一方法符合3R原则(替代、减少和优化动物实验),是化妆品、药品、化学品等领域安全评估的重要工具。以下是该测试方法的关键要素:
试验目的
无动物测试:替代传统的动物皮肤刺激实验,通过体外模型评估物质对人类皮肤的刺激性。
模拟真实皮肤:使用三维培养的人类角质形成细胞构建的表皮模型,模拟真实皮肤的结构和功能。
模型特点
三维结构:包含基底、棘层、颗粒层及角质层,具有类似人体皮肤的多层结构。
功能相似性:模型能响应刺激物,表现出细胞活力的变化,反映刺激反应。
测试步骤
样品准备:将待测物质按照特定浓度配制,准备用于模型暴露。
模型处理:将重组人表皮模型暴露于测试物质中,通常在一定时间后移除。
细胞活力评估:使用MTT试验或其他细胞活力测定方法,如测量组织存活率的吸光度值。
结果分析:
刺激性分类:根据模型细胞存活率与对照组的比较,判断物质是否具有皮肤刺激性。
分类标准:如OECD439指南所述,如果模型的相对细胞存活率超过某个阈值(如50%或60%),则认为该物质是非刺激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