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
GFQT
检测类型
检验检测
TB/T2658.21是中国铁道行业标准,规定了钢轨焊缝超声波探伤的工艺要求、探伤操作、缺陷判定以及探伤报告等内容。该标准适用于新焊钢轨焊缝和在役钢轨焊缝的超声波探伤作业。
检测方法和步骤
探伤人员要求:探伤人员应具有铁道部门无损检测人员技术资格鉴定考核委员会颁发的Ⅱ级或以上级别的技术资格证书,并且需经专门的钢轨焊缝探伤技术培训,合格后方能独立担当钢轨焊缝探伤工作。
探伤前准备要求:
新焊焊缝:探伤应在推瘤和打磨以后进行,焊缝处温度应冷却至40℃以下,探测面不应有焊渣、焊瘤或严重锈蚀等。轨头踏面、轨头两侧、轨底两侧和轨底角上部30mm应打磨至钢轨原始面。
在役焊缝:探伤前应去除探测面上的油污和严重锈蚀等,扫查范围应以焊缝中心向两侧各延长200mm。在役焊缝可运用阵列探头或组合探头进行分段探测。
探伤操作:
采用单探头和双探头两种方法对焊缝进行扫查。
焊缝两侧各400mm范围内,不宜钻孔或安装其它装置。
缺陷判定:根据探伤结果,对焊缝中的缺陷进行定位、定性和定量分析,判定焊缝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探伤报告:探伤工作完成后,应编制详细的探伤报告,包括探伤方法、探伤结果、缺陷分析等内容。
标准中的关键参数和要求
探伤设备:如超声波探伤仪和超声探头的技术指标需符合相应标准,以确保探伤结果的准确性。
探伤范围:焊缝接头焊道及两侧各200毫米内必须进行全断面探伤。
探伤周期:无缝线路和道岔钢轨的焊缝除按规定周期探伤外,应用专用仪器对焊缝全断面进行探伤,接触焊每年一遍,现场气压焊、铝热焊每半年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