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板的防霉和抗菌性能检测是确保材料在潮湿环境下保持良好使用状态的关键步骤,主要通过标准化的测试方法来评估。以下是这两个性能检测的详细说明:
人造板防霉性能检测
测试标准
LY/T 2230-2013:规定了人造板防霉性能的检验方法和质量分级,适用于所有类型人造板的防霉性能评价。
检测方法
菌种选择:常用的菌种包括黑曲霉、黄曲霉、桔青霉、绿色木霉、出芽短梗霉、球毛壳霉等。
生长等级评价:
0级:未长,表面无霉菌生长。
1级:痕迹生长,感染面积不超过10%。
2级:轻微生长,感染面积超过10%但不超过30%。
3级:中度生长,感染面积超过30%但不超过60%。
4级:严重生长,感染面积超过60%。
结果分级
通过观察试件表面霉菌的生长情况,将防霉性能分为不同的等级,0级为强防霉级,1级为防霉级。
人造板抗菌性能检测
测试方法
抗细菌率测试:定量接种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于样本上,通过贴膜使细菌均匀接触,培养后检测活菌数,计算抗细菌率。
公式计算:抗细菌率(R%)=(B-C)/B×,其中B为空白对照样24小时后的平均回收菌数,C为抗菌处理后样本的平均回收菌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