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JTG F40-2004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改性乳化沥青的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如下:
一、检测项目
破乳速度
试验方法:T0658
要求:慢裂(适用于喷洒型,如PCR类改性乳化沥青)。
粒子电荷
试验方法:T0653
要求:阳离子(+)。
筛上剩余量(1.18mm)
试验方法:T0652
要求:不大于0.1%。
粘度
恩格拉粘度(E₂₅):3~30(T0622)
道路标准粘度(C₂₅.₃):12~60s(T0621)。
蒸发残留物
含量:不小于60%(T0651)
针入度(25℃,100g,5s):40~100(0.1mm,T0604)
软化点(TR&B):不小于53℃(T0606)
延度(5℃):不小于20cm(T0605)
溶解度(三氯乙烯):不小于97.5%(T0607)。
与矿料的粘附性
裹附面积:不小于2/3(T0654)。
贮存稳定性
1天:不大于1%(T0655)
5天:不大于5%(T0655)。
二、技术要求说明
适用范围
改性乳化沥青主要用于粘层、封层、防水层等,其标准参照国外技术制定。
粘度测定
恩格拉粘度与道路标准粘度两种方法并存,但建议推广恩格拉粘度计以与国际接轨。
蒸发残留物指标
针入度、软化点、延度等需满足道路使用要求,其中延度测定温度调整为5℃以适应我国聚合物改性沥青标准。
贮存稳定性
1天和5天的稳定性要求确保乳化沥青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性能稳定。
三、检测方法
粘度:采用旋转粘度计或流变仪测定动态粘度。
破乳时间:通过特定试验装置在恒温搅拌条件下测定。
残留物含量:加热至标准温度后称量残留物质量。
颗粒分布:使用激光颗粒分析仪测定颗粒大小和分布。
水分含量:采用卡尔费休滴定法或干燥失重法测定。
酸碱度(pH值):使用pH计直接测量。
四、检测仪器
旋转粘度计、流变仪、激光颗粒分析仪、卡尔费休滴定仪、pH计、加热炉等。
五、注意事项
试验条件
粘度测定需在25℃下进行,破乳试验需严格控制温度和搅拌条件。
仪器校准
所有检测仪器需定期校准,确保数据准确性。
样品处理
蒸发残留物测定时,需将乳化沥青加热至标准温度(如163℃)并保持规定时间。
结果判定
所有检测项目均需符合规范要求,任何一项不合格则判定该批次产品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