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检测工程师,我将从标准基本信息、核心技术内容、标准状态及第三方检测应用注意事项四方面,提供符合实际检测场景的严谨解读,确保内容覆盖检测全流程关键要点。
标准名称:全称为《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Specific Gravity (Relative Density) and Density of Plastics by Displacement》(通过置换法测定塑料比重(相对密度)和密度的标准试验方法)。
归口单位:由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 International)下属的D20 塑料委员会归口管理,负责标准技术内容的制定、修订及技术有效性维护,该委员会是塑料材料检测标准的核心制定机构。
适用范围:
适用于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包括模塑制品、挤出制品(如板材、管材、薄膜)及半成品;
适用于密度范围通常为 0.7 g/cm³ 至 2.0 g/cm³ 的塑料;
不适用于多孔塑料(如泡沫塑料)、含挥发性成分的塑料(检测前需先去除挥发分)及会溶解或溶胀于所选浸渍液的塑料。
该标准核心是规定通过置换法(阿基米德原理) 测定塑料密度与比重的操作流程,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重复性,关键技术要点如下:
检测原理:依据阿基米德原理,通过测量试样在空气中的质量(m₁) 和在浸渍液中的质量(m₂) ,计算试样体积(V = (m₁ - m₂)/ρ 液,ρ 液为浸渍液密度);再通过密度公式(ρ = m₁/V)得出试样密度,比重(相对密度)则为试样密度与同温度下水密度的比值(无单位)。
试样要求:
尺寸与质量:试样质量需满足分析天平精度要求(通常不小于 1g,避免质量过小导致误差),形状需规则(如块状、片状),表面无明显凹陷、裂纹或杂质;
状态调节:需在标准环境(温度 23℃±2℃、相对湿度 50%±5%)下放置至少 24 小时,确保试样含水率、体积稳定;
预处理:检测前需去除试样表面油污、灰尘及附着水分,若试样表面有微小孔隙,需用不溶于浸渍液的封孔剂(如石蜡)封孔,避免浸渍液渗入影响体积测量。
关键检测参数与条件:
核心参数:密度(单位:g/cm³) 和比重(相对密度,无单位) ;
浸渍液选择:优先选用蒸馏水(23℃时密度为 0.9970 g/cm³),若试样溶于水,可选用乙醇、异丙醇等非溶剂型浸渍液,需提前测定浸渍液在检测温度下的准确密度;
环境控制:检测过程中浸渍液温度需控制在 23℃±0.5℃,避免温度波动导致浸渍液密度变化,进而影响检测结果。

标准状态:ASTM D 3850-12 目前已废止,现行有效版本为ASTM D 3850-23。新版标准在原技术框架基础上,主要改进包括:新增高粘度浸渍液(如硅油)的使用规范(针对易漂浮或易与水反应的塑料)、优化试样表面气泡排除的操作步骤(如采用超声波辅助除泡)、更新数据计算的精度要求(保留 4 位有效数字)。
第三方检测应用注意事项:
标准选用:承接检测委托时,需优先采用现行的 ASTM D 3850-23;若客户因产品出口、旧版标准溯源等需求指定 ASTM D 3850-12,需在检测报告中明确标注 “该标准已废止,检测结果仅用于与旧标准数据对比,不代表现行技术要求”。
设备校准:检测前需校准关键设备,包括:分析天平(精度不低于 0.1mg,需定期进行砝码校准)、恒温水浴(控制浸渍液温度,精度 ±0.1℃),校准记录需留存至少 3 年,符合第三方检测溯源要求。
误差控制:检测时需排除试样表面气泡(可轻晃浸渍液或用细针挑破气泡),避免气泡导致 “试样在浸渍液中质量偏小”,进而使计算体积偏大、密度结果偏低;多孔试样封孔后需称重,确保封孔剂质量不超过试样总质量的 1%,减少封孔对结果的影响。
| 成立日期 | 2013年04月16日 | ||
| 主营产品 | 气体腐蚀检测、电子电气、汽车零部件、新材料、教育及科研行业 | ||
| 公司简介 | 四维检测是一家专业第三方实验室,专注于为客户提供产品检验和失效分析技术服务服务领域包括电子电气、汽车零部件、新材料、教育及科研行业;四维检测成立于2013年,分别在苏州和杭州设立了可靠性、材料分析、失效分析等多个实验室和业务服务点;凭借科学的检测分析方法、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和精密的仪器设备我们帮助客户解决在产品研发、量产、售后等环节遇到的各种相关技术问题。公司完全按照国际标准IEC/ISO170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