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概念
润滑油清洁度也叫颗粒污染度、NAS等级。是指通过检测油液中污染粒子的数量、大小分布来评价油液的被污染的程度。
二、监测的意义
润滑油在生产、运输、存储以及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污染、老化降解。进行污染控制的目的是Zui大限度地保持油液的清洁,从而延长设备和润滑油的使用周期。
三、分析方法
测定方法有自动颗粒计数法和显微镜测定法;测定标准有:DL/T432(自动颗粒计数法和显微镜测定法)、ISO-11500(自动颗粒计数法)、 ISO 4407(显微镜测定法)等;分级方法有NAS1638(显微镜测定法和称重法)、SAE 4059F(自动颗粒计数法和显微镜测定法) 、ISO 4406、GB/T14039等。
(一)、自动颗粒计数器
依据遮光原理来测定油的颗粒污染度。当油样通过传感器时,油中颗粒会产生遮光,不同尺寸颗粒产生的遮光不同,转换器将所产生的遮光信号转换为电脉冲信号,再划分到标准设置好的颗粒度尺寸范围内并计数。
按颗粒物的大小,将每毫升油液中的颗粒物分为三个等级,并用三个数字来表示:
第一个数字代表颗粒尺寸≥4μm(c)的颗粒数;
第二个数字代表颗粒尺寸≥6μm(c)的颗粒数;
第三个数字代表颗粒尺寸≥14μm(c)的颗粒数;
(c)表示使用的方法是自动颗粒计数法(Count)
(二)、显微镜对比法
显微镜颗粒计数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并记录油液中>5μm和>15μm颗粒物的数量(相当于自动颗粒计数器计数的6μm和>14μm)。缺点是:此方法为人工计数,耗时并且很依赖于操作者的经验。优点是:可以排除气泡对计数的影响,较自动颗粒计数器准确。
(三)、结果表示
由于油液中颗粒污染物的数量很大,不方便记忆,GB/T 14039《液压油固体颗粒污染等级代号》参照ISO 4406、SAEAS4059,将油液中颗粒污染数量分为若干个等级,见下图,将每毫升颗粒数在2500-5000的数字用代码19表示、1300-2500的数字用18表示……,每个代码等级颗粒物数量是上一代码等级的2倍。
颗粒污染等级代号
注:ISO 4406和SAE 4059标准是按照100ml计量的,GB15039是按照1ml计数的,代码对应关系不变。
(三)、结果换算
现在部分工程师仍然习惯用NAS等级表示润滑油的清洁度。NAS等级与ISO4406代码不能直接换算,因为:ISO4406用 ≥4μm、≥6μm 、≥14μm或>5μm、>15μm数字表示;NAS 1638是分段计数的,5~15μm、15~25μ m、25~50μ m 、50~100μ m 、>100μ m 。SAE4059包括了这两个标准。根据经验和设备运行使用情况,可做如下简单换算。
21/17/14可以换算为NAS8级,理由是:工程实际应用表明,对摩擦副影响Zui大的是6-14μm的颗粒;小于6μm颗粒进入摩擦副影响不大;大于14μm颗粒不能进入摩擦副,影响也不大。为方便记忆,直接用中间一个数字减9即可,即:17-9=8。
-/17/14 前面的“-”表示4μm的不用考虑;
*/17/14 前面的“*”表示4μm的太多,无法计量。
四、评定标准
4.1 新油指标
不同行业新由清洁度差别比较大,详见润滑油产品标准。
4.3 换油指标
不同油品换油指标存在较大差异,液压油和润滑油可参考下表,详细参考各类油品的换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