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放人残炭测定器中,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加热,会蒸发、裂解和缩合,排出燃烧的气体后,生成的焦黑色焦炭状残留物即残炭。残炭用残留物占油品的质量百分含址来表示。残炭是评价油品在高温条件下生成焦炭倾向的指标。残炭主要由油中的胶质、沥青质、多环芳烃的叠合物及灰分形成。不加添加剂的润滑油,其残炭为鳞片状,且有光泽。
测定残炭的方法有康氏残炭、电炉法残炭和兰氏残炭。
二、监测的意义
通常情况下,残炭值可用来表征油品的相对生焦倾向的大小(含有生灰添加剂的油品除外),用于指导原料的选择及油品的生产工艺。
三、分析方法
我国正在使用的残炭测定方法共有4种:康氏法(GB 268):微量法(GB/T 17144)、电炉法(SH/T0170)和兰氏法(SH/T0160)。康氏法是shijiegeguo普遍采用的一种标准方法;微量法是近些年国内外普遍采用的一种简便而高效的残炭测定方法,我国于1997年正式列为国家标准方法;电炉法源于原苏联,使用的国家很少;兰氏法因其残炭数据与康氏残炭间只存在近似关系,故较少被采用。鉴于不同残炭测定方法的工作原理、实验装置、操作条件等因素均存在一定差别,利用不同方法得到的测定结果间的相关性如何一直是油品分析工作者关心的问题。
康氏法有: GB 268、ISO 6615、ASTMD189,三个方法是一致的。把已称重的试样置于坩埚内进行分解蒸馏。残余物经强烈加热一定时间即进行裂化和焦化反应。在规定的加热时间结束后,将盛有碳质残余物的埚置于干燥器内冷却并称重,计算残炭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