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料远红外性能的发射率和升温率可以通过专业方法进行测试,以下是详细介绍:
发射率测试
测试原理:远红外发射率是指面料在特定条件下发射远红外辐射的能力,通常以与标准黑体板的辐射强度之比来表示。将标准黑体板与试样先后置于热板上,依次调节热板表面温度使之达到规定温度。用光谱响应范围覆盖5μm~14μm波段的远红外辐射测量系统分别测定标准黑体板和试样覆盖在热板上达到稳定后的辐射强度,通过计算试样与标准黑体板的辐射强度之比,求出试样的远红外发射率。
测试仪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或专用发射率测试仪(如IREM-1型)。
测试步骤:
样品预处理:在恒温恒湿(20℃±2℃,65%RH±5%)条件下平衡24小时。
测定样品在8~14μm波段的法向发射率(与标准黑体对比)。
计算平均值,按GB/T 30127分级(A级≥0.88,B级≥0.83)。
测试结果判定:对于一般样品,若试样的远红外发射率不低于0.88,则认为其具有远红外性能。对于絮片类、非织造类、起毛绒类等疏松样品,远红外发射率不低于0.83时,认为其具有远红外性能。
升温率测试
测试原理:升温率通常指面料在远红外辐射源以恒定辐照强度辐照下,单位时间内温度的升高值,但面料远红外性能的升温检测更关注面料表面的温度升高值,即温升。将面料样品置于远红外辐射源下,以恒定辐照强度辐照一定时间,使用合适的测温设备(如红外测温仪)测定样品表面的温度升高值。
测试步骤:
使用远红外辐射源(如碳纤维发热板)模拟人体。
覆盖样品,记录30分钟内温度变化(温升≥2℃为有效)。
对比空白样(普通纺织品)与远红外样的温升差异。
测试结果判定:对于一般样品,若远红外辐射温升不低于1.4℃,则认为其具有远红外性能。对于絮片类、非织造类、起毛绒类等疏松样品,远红外辐射温升不低于1.7℃时,认为其具有远红外性能。